臺積電近段時間態度突變,在中國臺灣量產3納米工藝,在中國大陸擴張28納米工藝產能,顯示出它正在將重心轉回亞洲市場,特別是大陸這個發展迅猛的市場。
臺積電曾對美國付出真心,美國要求它上交機密數據,然后又要求它赴美設廠,這一切它都照做了,甚至還計劃在美國建設3納米工廠,投資額高達400億美元,然而美國的做法最終讓臺積電失望了。
美國曾經承諾的巨額補貼,最終只是給了39億美元,占臺積電赴美設廠投資額的比例不到一成;臺積電曾以為赴美設廠后,美國芯片會對它厚待,然而美國芯片卻在大舉削減訂單,還嚴詞拒絕了臺積電漲價的要求,增加的成本完全由臺積電承擔。
美國投資機構曾對臺積電表示支持,然而隨著臺積電加速美國5納米工廠的量產后,美國知名投資者巴菲特迅速拋售了持有的臺積電九成股份,其他美國投資機構也紛紛拋售,導致臺積電的股價大跌,張忠謀因此大怒。
面對美國的忘恩負義,臺積電迅速做出反擊,大肆宣傳在中國臺灣量產3納米,而在以往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,此舉代表著臺積電將重心放在亞洲;臺積電還在中國大陸擴張南京的28納米產能,顯示出臺積電開始再度重視中國大陸市場,外媒因此認為臺積電這是向美國攤牌了。
臺積電重回亞洲市場,也與當前全球芯片市場的變化有關,美國芯片多年來執全球芯片行業牛耳,占全球芯片市場的份額曾高達七成,然而如今美國芯片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已跌穿五成,顯示出美國芯片已沒有以往那么牛氣。
甚至美國芯片已顯示出頹勢,從2022年以來,美國芯片飽受庫存困擾,為了銷售芯片,美國芯片大舉降價拋售,降價幅度最高達到九成,以前買200元的芯片如今低至20元,依然難以賣出,美國多家芯片企業的業績腰斬,甚至還出現了虧損。
美國芯片的窘境在于中國芯片的崛起,自2019年以來美國頻頻針對中國芯片,而中國芯片并未因此受到太大影響,反而激發了中國芯片的潛力,短短數年時間中國芯片打破了諸多空白,滿足了國內的芯片需求,芯片自給率已提升至三成,并且中國芯片還在快速發展。
一方面是美國芯片的蠻橫,在衰退之際依然口硬;另一方面則是中國大陸芯片生機勃勃,發展迅速,臺積電自然看得出希望在哪里,因此選擇重回亞洲市場,并開始進一步下注中國大陸市場;臺積電如此做的另一個理由是希望借中國大陸芯片來制衡美國芯片,過于受制于美國芯片已導致它有失去議價權的危險。
臺積電重回亞洲市場主要還是基于利益考慮,中國芯片的發展還是得靠自主研發,只有中國芯片的實力足夠強,可以實現自立自強,才能不受制于人,指望臺積電并非長遠之計,如今中國最大的芯片制造企業已大舉擴張28納米產能,可以預期中國芯片對海外的依賴將逐步減小。